English

关于蓝骄 旗下企业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企业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中国青年网:四川蓝骄:创新驱动...

中国青年网:四川蓝骄:创新驱动为企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7-09-15   |   浏览量:802次

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活动周”)将于9月15日—21日举办。成都作为双创活动周四川主会场,将于今日上午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举行启动仪式。近年来,成都市认真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部署,率先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市也涌现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四川蓝骄集团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核心腹地,致力于文化传媒、装饰工程、添彩国际教育等事业领域。

时间回到5年前,因为创业失败而举债数百万的文泽平,落破潦倒,除了一颗滚烫的创业心,他已经一无所有。就是这种情况,文泽平遇到了几个尚在校的90后大学生,因为同一个创业的梦想,他们筹了一万多元创立蓝骄电子公司。在没有渠道,没有客源,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大家一起白水面,睡地铺,历经磨难,让蓝骄生存并发展起来了。

文泽平说,把知识从大学课堂中的论文和实验室里解放出来,让它们变成现实生产力,是企业家的责任。“我要在这条路上闯下去。”

这一闯就是5年。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一瞬。然而,文泽平却带领着团队在这历史的一瞬间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如今的蓝骄公司已成长为占地80余亩、员工规模近1000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前不久,文泽平在创业成功后向母校四川大学捐赠1600万,设立“自强奖助学金”和“双创”基金,以奖励和资助勤奋自强的学弟学妹,培育孵化大学生创新点子,挖掘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此同时,致力于少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泽平民族地区文化及教育扶贫基金会”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蓝骄集团不断自我突破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诀?集团总裁助理陈星霖认为,这得益于创始人、董事长文泽平倡导的走科技创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远见。在文泽平看来,科技创新既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取胜利的第一法宝。

蓝骄集团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实践中,自主创新。早在创立初期,就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了创新创业奇迹,经过多年持续不懈努力,蓝骄建立了比较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随着科技投入、人才力量引进、研发水平逐步接近行业先进水平,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在双创工作中,蓝骄集团拥有自有物业、充裕空间载体、优异地理位置,并选择加速升级改造,向孵化链条前后延伸,打造一体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体系。

在教育板块,蓝骄集团深耕共享知识、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不断加强社群建设,海外游学;在传媒板块,蓝骄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系统化的设备供应商,采取互联网+租赁,策划,影视制作的传媒一体化平台;在其装饰智能化平台,始终坚持环保、健康路线。

蓝骄集团“一炮而红”后,文泽平又将利润大部分投入开发。

在文泽平看来,所谓现代企业的良性运行机制,首要的是人事和分配领域的机制创新。他在蓝骄设有三种劳动模式:创造性劳动、复杂性劳动和简单劳动,分别有不同的定性、定量考核方法,工资待遇随业绩而变动。

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为蓝骄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聚集大批优秀人才。陈星霖是蓝骄集团在2015年从海外引进的高端人才之一,这位毕业于澳大利亚SP Jain国际商学院MBA,历任中国建筑中东机电公司总裁办主任、人事行政总监等职务的高端人才只是蓝骄集团多年来高端人才引进的一个缩影。

“我在澳洲刚读完MBA就决定回国发展,周围人不解,他们认为应该在国外发展一段时间,取得成果后再回国,待遇会更好,名气更大。”陈星霖说,他依然没有犹豫,也没有彷徨,“从我踏出国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要回到这片土地。”

在陈星霖看来,除了熟知各自领域的顶尖科研成果,与海外政府的沟通能力,对国外市场“游戏规则”的了解,是归国海外高科技人才的优势。如今,陈星霖的团队仍在为蓝骄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化而努力。

未来,蓝骄集团将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传媒方面国际国内一流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与国际、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博士生及应用型创新专业人才。

文泽平深知,对现代企业来说,技术和人才是最核心的要素。只有加快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才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